close

鼓勵學生反思、對話 當個有意見的人

作者:李雅筑 │ 攝影:張智傑
出處:2015年8月號《遠見雜誌》 第350期

探討同一性 訓練邏輯、反思力

     長年以來,一直把哲學視為無用學科的台灣,也將哲學課帶進高中校園。

     6月午後,台北市南港高中的教室裡,桌椅排成ㄇ字型,剛上完體育課的學生們臉頰紅通通、流著汗水,但一上課便馬上進入沉靜情境。

     「如果有一艘木船,每年都維修,經過多年後,這艘船修補無數次,與20年前相比,還能算同艘船嗎?」台上老師拋出問題。

     學生七嘴八舌回應:「本質上還是同一艘,只是外表不一樣!」「從內到外什麼都變了!我不認為是一樣。」「我覺得是同一艘,船上曾發生過的事無法抹滅。」

     這堂課進行的正是哲學中著名的「同一性問題」。去年創立的南港高中國際人文實驗班,每週兩小時哲學課,以問答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對與錯」「美與醜」「我與眾」等二元對立的概念。

     為什麼高中生開始念哲學?「跟國外學生對話,令人感到膽戰心驚!」多年來在歐美等地旅行的南港高中老師林靜君觀察,國外高中生在思辨和分析能力上,都遠超過台灣學生。「法國人有句話說,寧願你是沒品味的人,但絕對不能接受你是沒意見的人。」

     教書12年的她,偶然機會接觸「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才看見改變契機。

     成立於2012年的PHEDO,是由一群留歐的大學教授和高中老師組成,希望向下扎根哲學教育。最近陸續舉辦大型高中生哲學營,場場爆滿。與南港高中合作,則是進一步將哲學推進校園。

     核心成員之一、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表示,資訊爆炸時代,若沒有思辨力,便會落入人云亦云窘境,面對公共議題,也需要以哲學思考來做價值判斷。

     PHEDO理事長、今年42歲的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深刻體會哲學的重要。小時候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面對台灣1980年代的政治動盪環境,他蹺課靜坐聲援學運,對於當時不能擁有自己意見、不能持反對想法的教育體系相當感冒。

     「一直到去英國念書,我的許多疑問才獲得解答,」葉浩回憶,以歷史課為例,老師先教導史學方法,討論課本是以誰的觀點撰寫,讓他驚訝不已。他領悟到,鼓勵反思、批判、對話,才是真正的教育。


心靈對話 碰撞出多元價值思考

     南港高中經由一年的哲學訓練,貼身觀察學生的林靜君直說,學生已有明顯改變。

     首先是討論風氣提升。無論是表決班級事務或其他活動,學生開始主動發表看法,不怕發言。

     有一次上課,一名學生講完一個想法,後頭有位學生欲言又止地說:「嗯,可是……」這時前方的學生轉過頭來,滿臉笑容地說:「沒關係,你說呀!很歡迎反對我的意見。」那時林靜君的內心浮現:「Yes!Bingo!這不就是教室應該有的風景嗎?」

     上哲學課宛如是場激烈的心靈對話饗宴,「像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打架,」學生陳運弘巧妙形容。

     他表示,在「生與死」單元,討論到安樂死、自殺等,與其他同學的對話碰撞,他才發現原來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多元的價值思考。

     在價值衝突的時代,教育更需要哲學思辨,才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哲學課深入高中校園已是新顯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