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怪物書-01  

現代印刷術使的書籍便宜易得,但在古代書籍無法大規模生產,只能倚靠人工抄寫、耗時精製才得已完成,每本書都是珍貴異常

在歐洲中世紀晚期,當對公眾開放的圖書館應運而生,為了守衛圖書館的珍貴藏品的安全,

它需要一個防盜機制-鎖鏈(鏈接書)

 

1  

因印刷機發明使得書籍更容易獲得,書的價值顯著下降。

到了19世紀後期,鏈接書的書架的做法汰換了。目前只有極少數鏈接書庫的存在,它的存在也僅是為了保存。

 

 

赫里福德大教堂圖書館

成立於1611年,位於英國-赫里福德,有完好最大的倖存鏈接書庫

2  3  4  

 

 

Zutphen教堂圖書館

教會創立11世紀日期,創建書庫在16世紀,位於荷蘭東部

5  6  7  

 

 

Francis Trigge鏈接書圖書館

建於1598年,為於英國格蘭瑟姆,是英國第一個公共參考圖書館

8  

 

 

皇家文法學校鏈接書圖書館

英國吉爾福德

9  

 

 

溫伯恩大教堂

英國,成立於1686年的圖書館

10  

 

 

韋爾斯大教堂

英國‧韋爾斯

12  

 

資料來源:

http://labaq.com/

http://www.amusingplanet.com/

https://medievalfragments.wordpress.com/

http://erikkwakkel.tumblr.com/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裝-01  

女孩與男孩們,在你們決心要獨闖一個名叫「打工度假」的冒險時,請確定你們帶了這2項東西:

1. 霸氣
2. 修補襪子的能力

「怎麼會是這麼突兀的搭配?」你想問。那我們就先從霸氣來談吧。

霸氣

在打工度假這將近9個月的日子裡,我曾親身經歷了搶劫(未遂)與偷竊(未遂)。

遭遇搶劫未遂的那天是這樣的,在我從西澳最長的旋轉壽司火車之日本餐廳下班後,走在往火車站的路上,那時才晚上八點半,我聽見對向的不遠處有兩個人吵架的聲音,不小聲,由於知道自己會與他們擦身而過,所以我決定不看他們的方向,想說這樣比較不會讓他們尷尬。

擦身而過的時間點,就在過馬路的中間,一條小馬路,他們如預料的安靜下來,就在這時女孩突然猛拉我肩上的包包就跑,我本能反應是怒吼一聲(?)並全力扯回包包,接著我轉向他們,斥責的同時表示我要應戰,但當我看到男孩用腳勾一顆中型石頭時,我想跑了。

最後在我退後一步時,他們居然先跑走了。事後半小時我報了警,這是我第一次遭遇搶劫。

再來是遭遇偷竊未遂的那次,發生在搭公車前往一家餐廳面試的途中。

那時有個女人,從我斜前方換了座位到我正後方,我想說應該是那女人原先座位後方的男人,把手伸到前方座位讓她不舒服才這麼做,所以並沒有特別留意。

但就正巧在我轉頭看另一側窗外風景時,我目睹他的手在我皮包正上方並快速收回,而且小聲的罵了一聲,所以這下輪到我換座位,並警覺地保護包包。

過陣子她下車後,她在原地向我揮手並微笑,就像是在恭喜我保護包包成功一樣,而我也揮手回敬她,不對,當時我比出一個堅硬的中指回敬,並也微笑。

想ㄧ想,在遭遇突發事件時,你能不能適時使用霸氣?我說「使用」,是因為你已經培養好它,但建議你只用在合適的情況下。

修補襪子的能力

再來我們談談修補襪子的能力,其實修補襪子只是個引子,我要說的是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能力。但為什麼拿這個當引子?因為我最近一直在用從大創買的小針線盒修補襪子,這裡襪子貴而且我又不太喜歡,所以破了的襪子就把它用針線補起來。

我想問的是,當你感覺喉嚨癢癢的,就像快感冒了,你會不會替自己買顆維他命C錠泡在水裡喝,防止感冒變嚴重?天氣冷了,你會不會替自己加件衣服?畢竟當你一個人在外時,時差季節不同沒人提醒你。

然後,你會不會洗衣服、曬衣服、折衣服跟修補襪子?

看到這裡笑出來的人,我要恭喜你,因為這世上的確有許多人到長大都還不會,或說是不想做。打工度假的途中,會有很多很多你獨自生活時,要自己解決的問題,我想提醒你有很多的意想不到,這個時候,請你深呼吸,冷靜下來,想想解決或是克服的方法。

什麼?你說你準備萬全了?看到這裡興奮且迫不及待的要獨闖了?很好,那麼你很適合這個名為「打工度假」的冒險。準備好,就快點來吧!

作者:Livia

來源:http://www.cheers.com.tw/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飛機餐-01  

美酒變酸菜色走味 專家揭開飛機餐不好吃的秘密

每次搭上飛機,你總覺得眼前的飛機餐一點味道都沒有或是難吃的要命嗎?其實這並不一定是航空業者的問題,而是跟我們的生理機制有關。

BBC記著莫斯維奇(Katia Moskvitch)發現這有趣的現象,想替大家找出為什麼一搭飛機就味覺變調,以及航空業者絞盡腦汁想辦法替大眾「變調」的味蕾找出合胃口的飛機餐。

 

1  

有時候,飛機餐也是決定旅程加分與否的關鍵。

 

你覺得飛機餐和難吃總畫上等號嗎?BBC記者莫斯維奇(Katia Moskvitch)在12號時就針對這個現象分享了他的發現:

不要都怪航空公司...
「你覺得飛機餐就是淡而無味或是難吃的要命嗎?其實,這不一定是航空公司的錯,因為,在你通過登機門上飛機後,你的味蕾就被你留在登機口了。

當你搭機飛上幾千英呎高空時,不管是吃盤美味的義大利麵或品上一口紅酒都成了未知數;根據美國航空(AA)機上餐食與商品負責人布朗(Russ Brown),當人們飛上30,000英呎(約9.14公里)高空時,味覺和嗅覺就是最先出現『異變』的地方,他說 :『味道是來自(嗅覺和味覺)兩者的結合,當我們身處在加壓的機艙中時,我們對鹹和甜的感受也會下降。』

乾燥和氣壓都有關係
你的感官和搭乘經驗會影響對食物的感受,在牛津大學研究實驗心理學的史賓斯教授(Charles Spence)就表示:『(同樣的)食物和飲料,當你在飛機上或是地面上吃到時,味道真的會不一樣』,『會有這樣現象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濕度低、氣壓低以及噪音等因素的影響。』」

  

2  

菲律賓航空從東京飛往馬尼拉時的飛機餐

 

比沙漠還乾燥
「當你踏進機艙時,艙內氣壓最先影響到的是:你的嗅覺,接下來,隨著飛機攀升,機艙內的氣壓降低也影響到艙內濕度,來到離地3萬英呎時,機艙內的濕度大約只剩下不到12%,這比大部分的沙漠更乾燥。

2010年時,德國漢莎航空委託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 Institute)進行調查,學者們運用特殊的實驗室模擬機艙內狀況,他們一方面減低氣壓,讓受試者彷彿身處在3.5萬英呎(約10.6公里)高空,另方面也抽出濕氣,讓實驗室內出現乾燥狀態,學者們甚至還模擬飛機上用餐時特有的狀態:震動。

結果發現,當飛機上的低溼度和低氣壓共同發生時,人們的味蕾也會出現變化,明確地說,人們對鹹和甜的感受力會降低30%。

有趣的是,實驗發現五種味覺中只有甜和鹹受到影響,而另3種味覺:酸、苦、辣,都幾乎沒有改變。」

 

3  

阿聯酋航空的飛機餐

 

其實是鼻子在作怪
​「有8成受試者表示他們的『味覺』出現變化,但真相是他們改變的是『嗅覺』;通常,嗅覺需要鼻黏膜作用才能發生,但因為機艙內的空氣乾燥,這影響了我們嗅覺受器無法正常運作,下場就是,我們吃進口中的食物會比平常更沒味道。

這些影響,導致飛機餐必須用上更多的鹽巴和辛香料來製作,美國航空的布朗就說:『適度的調味才能確保飛機餐好吃』,『一般來說,為了適應機艙內的用餐環境,我們會將菜色加入額外的鹽巴和調味料來調整味道。』

美國航空的行政首長麥克羅林(Gerry McLoughlin)也曾表示他們必須使用『各種辛香料調味』,藉此確保飛機餐能『忠於原味』。」


越吵越酥脆!
「除了嗅覺和味覺外,飛機發出的巨大轟隆聲也是航空業者要面對的課題;不少心理學家發現,味道不只會受到味覺與嗅覺影響,就連聲音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已經有研究指出,比起安靜的地方,當人類身處在嘈雜的環境時,他們對鹹甜的感受力會下降,但好玩的是,吵鬧的背景會讓人覺得食物吃來特別酥脆。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聲量大就會影響所有的味覺,心理學者史賓斯就發現,當人們身處在85分貝的環境中,辛香料像是小豆蔻、檸檬草或是咖哩粉等等都比鹽巴或糖嘗起來更有味道。」

 

4  

重慶與台北之間的復興航空商務艙供餐菜色

 

小補充:如何簡易的判定音量大小?
前述提到的分貝,你知道怎麼判別嗎?根據環保署頁面,有關音量大小的判別編輯揀選數項如下:
1.郊區的深夜 30 分貝; 在深夜裡,位於城市邊緣的郊區,沒有交通聲,沒有蟲的聲音,沒有住宅地區,音量大約是 30 分貝。

2.安靜的辦公室裡 50 分貝; 在沒有人講話的辦公室裡,仍有一些聲音,如敲打鍵盤、列印機、影印機的聲音,這些音量大約有 50 分貝。

3.人平常講話的聲音 60 分貝; 平常講話的聲音,音量約有 60 分貝左右。

4.車內的聲音或電話的鈴聲 70 分貝; 自強號、莒光號列車、國光號汽車等車內聲音,普通看電視,聽收音機之聲音等,及一般電話鈴響的聲音,音量大約在 70 分貝左右,這已經屬於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噪音,血管會開始收縮,血壓開始上升,注意力會降低。

5.汽車的喇叭聲 110 分貝;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警笛的聲音(90~120分貝),卡拉OK、舞廳內的音樂聲,噪音音量高達 110 分貝,肌電圖會起變化,即聽了這樣大的音樂聲,喉嚨,腳底之肌肉會開始動,自然的會唱歌、跳舞。

6.飛機的引擎聲 130分貝; 噴射機起飛時,離 100 公尺左右時噪音會達到 130分貝,一般人的耳朵都會痛。

7.140 分貝以上時,鼓膜會破。

 

5  

曼谷航空從蘇梅島出發,飛往吉隆坡的飛機餐

 

飛機餐乾又硬 原來是...
​「替雲端上數百人備餐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當中牽連到的層面真的難以想像。

為了確保食物美味,航空業者除了得把機艙的乾濕度和氣壓考量進來,還得思考怎麼才能『不走味』,因為食品安全規範的關係,所有飛上天的餐食必須在起飛前煮好,而食物在煮好後還得經過包裝、急速冷凍、儲藏等程序,最後歷經再度加熱才端到乘客眼前,前述冷凍包裝和重新加熱的過程,就算發生在平地上也一樣會影響食物的原味。

雖然市面上已有航空業使用電磁爐,但目前礙於安全考量,航空公司禁止在機上使用微波爐和瓦斯爐,所以服務人員必須使用吹送高熱風的對流式爐具替飛機餐加熱。」

 

6  

網友用50個小時的「慢煮」做出牛小排

 

飛機餐救世主:慢煮
「美國航空的布朗談到:『空廚的廚師們都相當專業,他們知道怎麼設計出一套供應數千人的菜單』,『許多時候,因為外在影響因素讓製成的飛機餐和我們預想的不一樣。我們會想辦法把飛機餐設計成能活過冗長包裝與運送過程的狀態。』

近期,稱為『慢煮』(sous-vide)的做法成了航空業的新寵,國際航空服務協會的總裁蘇德史密斯(Pam Suder-Smith)就介紹到這種煮食法,他表示這種在低溫下讓塑膠袋中食物慢慢加熱的方法能讓飛機餐更美味。」

 

7  

全日空從華盛頓飛往成田機場的開胃菜

 

天空大廚為您服務...經濟艙除外
「為了讓飛機餐更好吃,業者紛紛開始運用加壓實驗室或是實際到飛機艙上測驗菜色。

在提供飛機餐公司『天空大廚』(Sky Chefs)工作的馬爾故里斯(David Margulies),他談到機上餐點時說:『你不能把平地上的菜單直接用到飛機餐上』,『但這不表示飛機上的菜色就是不好吃。我們公司的廚師們就精通如何在高空上呈現餐點的知識。』

現階段,業者們研發的美味秘訣多出現在頭等艙和商務艙內,『經濟艙的菜色是比較少著墨的地方』馬爾故里斯說。」


精心設計
「針對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旅客,『天空大廚』公司祭出了專業的廚師團隊,並採用新穎的廚房空間進行烹調,絕大多數的餐點完成後就會擺入特製的餐車中放涼,等待在機上時再度加熱盛盤。馬爾故里斯說:『這些菜色的製程都有把再加熱的過程考量進來,確保食物不會(因為再加熱變得)煮過頭。』

航空業者不斷找出讓高空食物也美味的方法,以新加坡航空公司為例,他們與餐廚業者SATS緊密合作,SATS在樟宜機場擁有模擬用餐環境的機艙,這讓業者可以在低氣壓狀態下試菜。新加坡航空的發言人就表示:『這(指模擬機上用餐)可以幫助我們複製3.5萬英呎高空用餐的狀態,我們公司根據實驗已經發展出許多飛機餐。』」

 

8  

英國知名國民小吃牧羊人派

 

神秘的鮮味
​「雖然高度影響我們的味覺和嗅覺頗深,但還是有高度也難以撼動的味覺存在,那就是被人稱為第五味的『鮮味』(Umami,うま味),許多食物都含有鮮味像是:海藻類、菇類、蕃茄以及醬油等等。心理學者史賓斯就說:『吵鬧的環境可以讓鮮味更突出。』」

聯合航空的麥克羅林也談到,他們會將鮮味特別豐富的食材,像是波菜、蕃茄以及貝類用進菜色來增加飛機餐的風味。」

「用餐前請使用鼻子噴劑」
「更激烈點的做法,例如英國米其林大廚赫斯頓(Heston Blumenthal )為了幫忙英國航空的餐點更好吃,他就建議讓乘客在吃飯前使用鼻子噴劑,但這項做法沒有得到太多人喜愛,所以赫斯頓就從『鮮味』著手,像是把海藻加入牧羊人派皮的製作中。

編註:鮮味(日語:うま味),也稱為美味,與甜、酸、苦和鹹形成五種基本味道。Umami來自日語umami(うま味?)的外來詞,指『令人愉快且美味可口的味道』。這種獨特的寫法是由池田菊苗教授組合umai(うまい)『美味』與mi(味)『味道』而定的。中文字旨味泛指較為一般的意思,表示某種食物十分美味。鮮味有一種淡味但難以形容的持久味道。鮮味會引導舌頭分泌唾液,帶來一種毛茸茸的感覺,刺激喉嚨、口腔的上方和後方。

我們每天可能消耗的許多食物都富含鮮味。天然谷氨酸鹽可於肉類和蔬菜中找到,當中肌苷酸主要來自肉類,而鳥苷酸則來自蔬菜。因此,在L-谷氨酸鹽、IMP和GMP這些含量較高的食物中,鮮味很常見,特別是魚、貝類、鹹肉、蔬菜(例如蘑菇、成熟的番茄、白菜、波菜等)或者綠茶,以及發酵和陳年製品。

 

9  

用餐的餐具也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感受

 

讓音樂增進食慾
「學者史賓斯進一步談到,除了菜色外,英國航空也從用餐環境下手,例如他們就在機上推出和菜色配合的音樂,並讓乘客使用防噪音耳機。

『從11月開始,所有長途客機都採用這樣(音樂配菜色)的方式,機上的音樂不只是字面上的『蘇格蘭音樂』配『蘇格蘭菜』,而是把聯覺(Synesthesia)的概念一起考慮進來,加強菜色的甜美度。』聯覺指的是透過刺激其他感官,來喚起另種知覺反應,本文所指的就是味覺。」



便宜餐具好糟糕
「除了味道、環境還有聲音,還有業者更進一步把『餐具』也帶入實驗中,心理學家史賓斯就談到,當有重量感的刀叉被換成輕的餐具時,食物的味道也變差了,『還有塑膠杯,這拿來裝琴酒紅酒或是其他調酒,這對美味也沒有甚麼幫助。』」

 

10  

全日空頭等艙的飲品

 

美酒變質​
「談到酒類,原本在地面上數一數二美味的酒一旦飛上天,很可能就變得名不符實。長年替連鎖酒商Waitrose進貨的史蒂文森(Liam Steevenson),他就表示酒類在地面上和天空上要歷經多次的品嘗和測驗才能供應給搭乘商務客機Silverjet的乘客,史蒂文森也是英國紅酒與白酒經銷商協會負責人。


果香變酸味
「『在地面上品嘗起來有水果香的葡萄酒,(飛上天後)突然變得又酸又澀』,『酒會變得味到稀薄而且口感層次更結實(structured)。因為酒液會根據氣壓膨脹收縮,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酒味會有如此變化的原因。當氣壓變化時,我們味蕾對水果味的敏感力也降低。』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航空業者在機上供應的酒品就特地選用低酸度、低單寧酸的水果酒,史蒂文森表示:『這其實不容易,因為許多乘客想在飛機上喝香檳,但香檳上了天際就容易變酸。』

『紅葡萄酒充滿單寧酸,有時候也充滿酸味,但不少乘客都希望在飛機上喝到波爾多(Bordeaux)來的葡萄酒,對我來說,當我們思考要替航空公司進那些酒時,就要把乘客喝酒時的狀態一起思考進去。』」

 

想品酒? 一開始就喝吧
「經驗老道的史帝文森也對乘客建議,『想品酒的話盡量選在旅程開端,而不要等快落地前才喝,因為抵達目的前的乾燥環境會影響人們的味覺。』

『當我們(體內)變得乾燥,我們的味蕾也開始失去作用。』」

 

 來源:地球圖輯隊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命名-1-01  

 

1  

1. 祖國母親在召喚(俄語: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ёт) 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山 雕像高85m

 

 

2  

2. 非洲復興紀念碑(法語:Le Monument de la Renaissance africaine) 非洲塞內加爾 達喀爾 49m

 

 

3  

3.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雕像(土耳其語:Mustafa Kemal Atatürk)土耳其40m

 

 

4  
4. 基督像 印度 30m

 

 

5  
5. 基督國王 波蘭 36m

 

 

6  
6. 白衣觀音 日本 群馬 41.8m

 

 

7  
7. 關羽像 中国 運城市 61m

 

 

8  
8. 祖國的母親像 烏克蘭 62m

 

 

9  
9. 仙台大觀音 日本 仙台市 92m

 

 

10  
10. 成吉思汗騎馬雕像 蒙古 40m

 

 

11  
11. 牛久大佛 日本牛久,茨城縣 120米

 

 

12  
12. Laykyun Sekkyaー大佛 緬甸 129.5m

 

 

13  
13.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 中國 三亞市 108m

 

 

14  
14. 濕婆神 26m 印度比賈布爾

 

 

15  
15. 彼得大帝 莫斯科 俄羅斯 96m

 

 

16  
16.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雕像 加拿大恐龍國家公園 25米

 

 

17  

17. 賽巴巴像 16.5米 印度

 

 

18  

18. 自由女神 46m 美國紐約

 

來源: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原文:

傳送門

http://labaq.com/archives/51825365.html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本塗鴉-01  

大多數人過來人都有課上無聊經驗

在中世紀同樣無聊的同學選擇了與現今同學沒有什麼不同打發時間的方式

-塗鴉

 歷史的研究者Erik Kwakkel分享了一些當時學生覺得無聊的成果 -

 

1  

 800年前,同樣無聊的同學塗鴉和塗鴉人物和作品裡面的課本

 

 

   3 4

  2

時間約在:15世紀

 

 

5  

中世紀歐洲版的笑臉

 

 

6  

13世紀的法律書上的4腿塗鴉

 

 

7  

14世紀的5層人臉

 

 

8  

14世紀的文字加工塗鴉

 

 

9  

15世紀,再O中畫一張人臉

 

 

10  

15世紀,比較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張測試筆的試寫手稿

 

來源:

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原文喔~以下傳送門

http://sobadsogood.com/2014/10/21/800-year-old-medieval-books-containing-fascinating-doodles-cartoons/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築-01  

01  

每所大學因地域、傳統文化等各種因素,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風格。

帶你認識10所座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獨特大學

 

1.

 1    

─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

哥特式風格的美麗的校舍。是英語世界最古老的有超過500年歷史的大學之

 

 

2.
2  
 ─中國北京大学

 在中國最頂尖明星大學。 1898年成立,古老中國風建築。

 

 

3.
3  
─格林納達聖喬治大學(加勒比英聯邦成員國)

 加勒比海小島上的頂尖大學,完美海景

 

 

4.
4  
-摩洛哥塔魯丹特大學

 現代藝術建築

 

 

5.

5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弗曼大學

 色巨佇立於湖中為最具特色的景點

 

 

6.

6  
-英國牛津大學

 久負盛名的英國名校,古老的大學之一,英式建築群

 

7.

 

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綠色校園,草皮地面一體化的屋頂

 

 

8.
8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

 擁有華美的宗教建築、宗教壁畫與雕刻,被旅人認為是最美麗的大學

 

 

9.
9  
美國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大學

 獨立建國宣言起草人,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創辦,三位美國總統(傑佛遜,麥迪遜和門羅)為其最初校董會成員,最初的八所「公立常春藤名校」,曾是美國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學府

 

 

10.

 

10  
美國空軍官校

 位於科羅拉多州融合飛機意象的現代建築特色,同時也是該州的旅遊勝地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眺望-01    

作者●謝文憲(憲哥)/商周專欄作家

Cindy是傳播碩士,上個月剛從澳洲打工度假返台,再次見面,我感覺她跟一年多前很不同。

布里斯本的街頭
滿懷雄心壯志的她,在桃園機場與父母道別離境時都沒哭,怎麼可以在澳洲掉眼淚?Cindy 豪氣干雲的說著。

到了澳洲稍作休息後,立馬前往布里斯本最多飯店聚集的街道,準備一家一家飯店投履歷,她沒選擇去農場、肉場,這些時薪多達20元澳幣(約合新台幣470元)的地方,而選擇能與人互動的地方-飯店與餐廳,雖然薪水稍低,但能符合自己的興趣。

求職當天下著細雨,英語普通的她,要去敲第一間飯店的門,Cindy說:「比想像中更難跨出第一步。」第二間飯店就稍微簡單些,第三間飯店要開口就更容易了,到了第四間飯店以後,根本不覺得開口要工作有難度。回到寄宿家庭時,Cindy的全身早已被當天的細雨淋到溼透,那天,她詢問了19間大大小小飯店的職缺。

到飯店工作是她的夢想,只是錄取她的飯店,讓她先做房務(house keeping),「在家都很少整理房間,卻在澳洲天天做同樣的工作。」Cindy 尷尬的說著。

飯店規定:每人負責打掃一個房間,限時30分鐘內完成。而Cindy每完成一間都要花50~55分鐘,為此,她每天回到寄宿家庭練習鋪床單,離開澳洲前,她已經可以在3分鐘之內鋪好一張床,20分鐘左右整理好一個房間。

Cindy說她最喜歡男性商務客,他們的房間大多很好清理,最怕遇到來度假的家庭房,尤其是有小孩的,她說到這段時,我頻頻點頭同意,我甚至連裝牙具的塑膠套、洗手台物品、用過的毛巾,都會放在對的地方。

她很喜歡遇到大陸人、台灣人,除了語言能通有親切感之外,大多數的東方人都很和善,也會給小費,最討厭遇到中東人,「客訴」是他們最常做的事。

跟她一起打工的有台灣人、日韓的同事,以及少部分來自大陸的朋友,大家在澳洲有了比姊妹更親的革命情感。

學端盤子和點菜,對於碩士生真有幫助嗎?
由於飯店的工作有淡旺季之分,不是天天都有工作機會,有時甚至一周只有三天有工作,於是Cindy去找了第二份工作:餐廳外場。

「學習端盤子、點菜,對碩士生真有幫助嗎?」我問。

「能不能有收穫,就看我們用何種心態面對囉。」

英語普通的她,為了能夠快速聽懂、看懂菜單上的菜名,回到寄宿家庭後,天天跟室友練習用不同語言相互點菜測試對方,對於未滿30歲的女生來說,「不怕被笑,就是最好的練習心態。」現在的她,任何中西式菜單的英文名稱,都難不倒她。

雖然賺的錢不如預期的多(其實也比台灣好太多),但我從她臉上看到以前從未有過的滿足感。

「妳回台灣之後要做什麼?」

「我參加保險公司儲備幹部選拔,錄取後經過三週集訓,剛分配到我的故鄉-高雄,還跟我媽變成同事了!」

「你不是說不做業務類型的工作嗎?」

「去了澳洲一趟,不僅膽子變大,連野心跟舒適圈都變大了。」

「妳覺得這趟一年的打工度假,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快30歲才來做保險,我覺得挑戰澳洲這段歷程後,現在看任何事情都像是在舒適圈耶,我做保險的業務開發,根本也不是件難事。」

我周邊至少超過七位,剛從澳洲回來的女孩子,Cindy是最讓我振奮的朋友了,只要設定好短中長期目標,澳洲的打工度假,肯定會有比錢更大的收穫,您認為呢?

來源:商業周刊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禮儀-禁止拍照-01    

以下為整理事件

事件1:2013年1月紐約大廚聯合聲明禁止對食物拍照
(顧客通過拍照的方式記錄下菜品以及就餐環境,並上傳與朋友分享,但卻影響到了其他就餐者。有時,一些就餐者因為被拍到,覺得隱私受到侵犯,也有一些客人很惱怒時不時出現的閃光燈。)

事件2:米其林3星大廚就在餐廳內的菜單上擺上「禁止拍照」的圖示
(當美食上桌後,往往都要花上用上好幾次閃光、重新調整菜盤來替眼前的食物拍照,並上傳社群網站,當開始用餐時往往已經冰冷,對重視美食經驗的廚師來說,是糟蹋他們心血的舉動﹞

事件3:法國兩位米其林大廚對拍照客宣告禁止拍照
(法米其林三星主廚吉爾斯·古戎:食物照片帶走了菜餚所應帶來的“驚喜感”,並且也是“對我知識產權的某種侵犯”,而且“許多手機拍出來的食物照片實在不敢恭維,作品無法很好的表現。這很惱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傳送門):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618

https://tw.news.yahoo.com/%E4%B8%8A%E8%8F%9C%E5%B0%B1%E6%8B%8D%E7%85%A7-%E7%B1%B3%E5%85%B6%E6%9E%97%E5%A4%A7%E5%BB%9A%E6%96%A5%E7%84%A1%E7%A6%AE-221028407.html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218/c22219-24390824.html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冰-01  

每個去過義大利的旅人都知道,沒吃過義大利冰淇淋,不要說有來過義大利。義大利的冰淇淋文化源遠流長,一切都得從羅馬時代說起...

post title
   

到義大利遊玩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冰淇淋,甜蜜迷人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


羅馬皇帝開趴必備
相傳西元一世紀,最會享樂的羅馬尼祿大帝(Nero)在宮廷熱熱鬧鬧地開派對,他派出一大群奴隸,下令每個人手上拿著大水桶沿著亞壁古道(Appian Way,註)將山上的冰雪一桶桶運到宮內。隨後他在冰雪上淋上蜂蜜還有美酒,供賓客品嚐消暑。據說,這就是義大利冰淇淋雪酪(sorbet)的由來。而雪酪這個字在義大利文中帶有「浸泡」跟「吸收」的意思,或許就是雪白的冰吸飽了香甜可口的蜂蜜之意吧!

註:根據《維基百科》,亞壁古道(Appian Way)是古羅馬時期一條把羅馬及義大利東南部阿普利亞的港口布林迪西連接起來的古道。

 

post title
   

各式各樣的義大利冰淇淋有可能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到義大利的嗎?


馬可波羅帶回來
但是,也有傳說指出,其實雪酪根本不是在義大利發明的,真正的發源地反而在中國。中國好幾千年前就已經將果汁和冰雪混在一起吃,而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 13世紀來到中國時,將雪酪的作法帶回義大利。

 

post title
   

圖為遠嫁法國的佛羅倫斯貴族凱瑟琳德梅迪奇,她帶著雪酪師傅一起嫁到法國,成為法國王后。

法國王后的嫁妝
而文藝復興時期,統治佛羅倫斯三百年的權貴梅迪奇(Medici)家族舉辦了一場競賽,要大家端出最棒的冰品。一名叫做魯杰(Ruggeri)的養雞戶利用閒暇參加了比賽,他靠著雪酪拿下第一,成了王公貴族間的焦點,也吸引了即將遠嫁法國王室的凱瑟琳德梅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的注意。為了讓自己和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婚宴風風光光,凱瑟琳特別把魯杰一起帶到法國製作冰淇淋,她相信魯杰的雪酪一點也不會輸給法國廚師端出來的甜點。

 

post title
   
網友

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用美味的吉拉朵招待遠道而來的西班牙國王。

西班牙國王也稱奇
除了雪酪,另一種義大利冰淇淋吉拉朵(gelato)也受到全球的喜愛,而吉拉朵一樣誕生於宮廷。

16世紀晚期,梅迪奇家族要在佛羅倫斯接待西班牙國王。為了讓西班牙國王大開眼界,梅迪奇家族召來了當時鼎鼎有名的藝術家兼建築師布翁塔倫帝(Bernardo Buontalenti),要他想辦法變出一場盛大的晚宴。

布翁塔倫帝靠著他高超的烹飪技巧還有美感,將雪酪加以改良,用冰、檸檬、砂糖、雞蛋、牛奶、蜂蜜還有幾滴酒作出了吉拉朵,從此在義大利冰淇淋的歷史佔有一席之地,外界也普遍認為他就是吉拉朵的發明者。

 

post title
   
網友

西西里人柯特里在巴黎開的咖啡廳Le Procope至今屹立不搖。他也是帶著義大利冰淇淋走向世界的幕後推手。


從巴黎走向全世界
但是,一直到西西里人柯特里(Francesco Procopio dei Coltelli)的出現,義大利冰淇淋的美味才走向世界。

1686年,柯特里在巴黎開了間咖啡廳,裡面供應了五花八門的雪酪還有吉拉朵。他把冰淇淋放在小小的玻璃容器內端給客人,模樣精緻可口。此外,他的咖啡廳是當時知識分子常常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地方,像是發明避雷針的福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還有拿破崙(Napoleon)都曾來過這家名為Le Procope的咖啡廳,直到今天,Le Procope仍屹立不搖,而柯特里也被尊稱為「義大利吉拉朵之父」,也多虧了他,一般大眾才有機會吃到義大利冰淇淋。

 

post title
   
網友

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仍保有供應義大利冰淇淋的傳統,圖為草莓雪酪。

上流社會才吃得起   
雖然有關義大利冰淇淋的傳說眾說紛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好幾世紀以來,只有上流社會才有權享受到冰淇淋的好滋味,因為無論是原料還是製作都得花上大把銀子和時間。

過去,人們在冬天時會從池塘還有湖面收集冰,然後把冰拿到專門設計的冰井或地窖儲藏。就連到 19世紀,義大利冰淇淋在製作方面也非常耗費人力,光是 10公斤的吉拉朵就必須要 4個人一起合作才做得出來。

 

post title
   
網友

圖為好萊塢影星茱莉亞羅勃茲在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吃義大利冰淇淋的模樣。


晚宴出現清味道
現在,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義大利冰淇淋的舊日貴族風情。在歐洲,雪酪常常出現在正式的晚宴上,作為菜餚間的調劑,讓前一道菜的味道不會留在嘴裡影響下一道的口感。

大明星也好愛吃
除了在晚宴上,電影裡更是常常可以見到義大利冰淇淋的蹤影。無論是《羅馬假期》裡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還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她們大啖冰淇淋的畫面牢牢抓住全球觀眾的目光,也讓冰淇淋成為義大利的代名詞。

 

post title每年,義大利也會在歐洲各個城市巡迴舉辦吉拉朵節,廣邀各地冰淇淋師傅同場較勁,看看誰的吉拉朵最好吃。圖為今年義大利吉拉朵節宣傳海報。
來源:地球圖輯隊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禮儀-01  

1.坐姿:背部永遠不能接觸椅背,身體應坐直並將食物送到嘴邊。即便吃容易掉屑屑的點心也不能傾身。唯一例外是喝湯時,但也只能稍微低頭。

2.餐巾尺寸:不同場合有不同尺寸,午餐用17-20英吋、下午茶12英吋、晚餐26英吋、雞尾酒會6-9英吋。

3.上廁所:想尿尿?沒這回事!一般用餐時間為2個小時,這段期間應該避免去廁所喔。

4.不准讚美:不能誇讚食物(菜是廚師做的)、不能誇讚女主人衣服(女主人本來就該打扮得體)、不能誇讚居家擺飾(如果妳覺得對方家裝潢太好,代表自己低下)

5.座位安排:主人通常會以男女相間的原則安排,已婚的夫婦會被分開,因為夫妻兩人平常已經相處夠久了(跟中國傳統很不一樣),而訂婚的夫婦則會坐在一起。

6.輪流交談:為了不冷落任何一個人,女客應該輪流和身旁兩位男士交談。
7.適宜的話題:永遠不要在餐桌上談錢、工作、性、健康、政治和宗教(那是能談甚麼啦)。

8.享用時令菜餚

9.吃不完怎麼辦:正餐通常由7道菜組成,在國家時局安定的時候,有錢人家剩下食物是很正常的,吃不完就擺著唄。

10.甜點吃法:主菜之後會先有一道布丁(pudding),接下來才是甜點(dessert)。這裡的甜點只是水果拼盤,而且仍要用刀叉享用,切記不能把香蕉拿起來吃。
11.客廳時間:用完餐後,女主人會把女士們帶到客廳裡享用咖啡和酒,讓男士留在餐桌上談政治約20分鐘。

12.早餐規矩:已婚身分的女士通常在床上用早餐,因為她們不需要為了交朋友而再社交了。餐點則有魚蛋燴飯、烤土司、煙燻鯡魚等。

13.最好的餐具:招待客人一定要拿出最好的骨瓷餐具。

14.午餐後可以再吃一餐:傳統晚餐大約8:30至9:00才開始,因此下午可以享用下午茶,包括切邊的三明治、司康餅。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餐通常不用刀具。

15.喝茶規矩:先倒茶、再倒牛奶;攪拌牛奶時要「來回反覆攪拌」(12點鐘方向至6點鐘方向間)。茶勺不用時,放在茶碟上靠自己的位置;不能抓住茶杯把,只能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並用中指托住杯把底部。當桌子過低時,要將茶碟端至腰的位置。
16.下午茶不是high tea:有美國人以為high tea是奢華的下午茶,其實這個詞彙是指僕人們的晚間加餐,他們通常在一張較高的木桌上享用,份量相當於一頓正餐。

17.帽子和手套:下午6點前,女士必須戴著帽子和手套進餐廳。用餐時,手套可以放在腿上,再用餐巾蓋住。

18.適當穿著:女士在茶會時要穿線條寬鬆,袖子較飄逸的茶會女服(tea gown),正餐則要在禮服內穿上馬甲,還要盤起頭髮。男士則以黑色或白色為主,以襯托女伴的光彩。另外,穿過的禮服最好不要重複穿。

19.頭飾禁忌:一般出席宴會時,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配戴頭飾。這些飾物大多是結婚時收到的禮物。

20.我還有點餓怎麼辦:直接要求確實不太妥當,如果是在喝下午茶時,可以詢問離茶壺最近的人說,「您是否還要來點茶?」對方聽完大多會出於禮貌反問,這時才假裝接受好意。

來源: 鍵盤大檸檬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改編趣味圖1-01  

第一次出國一整年,要把一年四季的物品都帶完善,好多人寫信問我該帶什麼行李配備才好?我通常會建議大家帶軟殼行李箱之外,也可以帶上透氣減壓的機能性後背包跟可摺疊的輕巧大手提袋。

 

我帶去澳洲打工旅遊兩年的行李箱款式
我自己當初去澳洲帶的是25,26吋軟殼的黑色行李箱,特意選黑色可以避免長期旅行讓行李箱看起來太髒。記得選行李箱要注意買輪胎可360度旋轉,行動時才好拖拉,最好自己去實際拿看看重不重,還有試拉走看看,直接上網購買比較不準,除非你在店家先試過再上網買。

另外,行李箱最好有拉鏈可放寬,這樣東西買太多才能裝得下,旅行時最好別輕易放寬行李箱裝太多,行李箱裝多變很重會推得很吃力,放寬這個功能完全要當作預防萬一時用。

因為軟殼行李箱重量一定比硬殼行李箱輕而且還可以裝更多,是我出國旅行的不二選擇,況且這個行李箱陪了我整個澳洲打工旅遊兩年,回來再推兩年都沒任何問題!

哪裡買?我這咖行李箱當初是在台北後火車站購買的,自己實際去試拉過還殺了點價,而且請店員幫我寄到家裡不用運費。

 

 除了行李箱,我還帶了機能性後背包及可摺疊輕巧大手提袋

關於後背包:因為我去澳洲有帶14吋筆電,所以我也有帶一個電腦背包,記得背包材質要選耐重防破,且背帶可以釋重減壓透氣那種 不然裝太重背久 你會後悔沒買個好背包的。背包除了移動時裝電腦;在澳洲平日工作或週末兩天旅行時,攜帶這個後背包出門就很方便。

哪裡買?我的電腦後背包是在百貨公司買的,牌子是promax,但是現在機能性後背包牌子眾多,大家可以多參考比較,選自己喜歡的再買。

 

關於手提袋:提醒大家可多帶一個摺疊手提大袋,選不易破的帆布材質,記得找輕薄可褶疊很小,且手提處要有魔鬼氈握久才不會手痛。在澳洲境內如果遇到一週的旅行時,我都帶這個大手提袋裝隨身衣物用品,很方便實用。

可以先把這個大手提袋摺疊好放行李箱中,千萬不要像我一去澳洲就把這手提袋先裝滿,這大手提袋是要等旅行中,如果行李箱爆滿就可拿來裝多的物品。尤其是大家要歸國前,常因為買一大堆紀念品,導致行李箱裝不下的窘境。

哪裡買?當初我是在台北後火車站的包包店買到的,好像有些人會買來批貨用。

 

 

 

同場加映不良硬殼行李箱使用經驗
去年去澳洲、紐西蘭、中國旅行49天,又跑去台北後火車站,花兩千多元新買了一個硬殼行李箱,當初是因為店家推薦這款硬殼行李箱材質比較薄,因為非常輕巧才第一次下手購買硬殼行李箱。不過硬殼行李箱對我來說有個很大的不便,就是容量很固定,無法有更多彈性塞太多東西。

但是最誇張的是,這個行李箱的壽命竟然撐不過我整個旅程,在國外就壽終正寢!在第三次從紐西蘭飛去布里斯本後,有個輪子邊的殼竟然整個裂開,輪子內陷移動很困難,所以我只好在布里斯本重買一個行李箱。

建議大家如果想帶硬殼行李箱,就買材質堅固耐用一點的,免得旅行中如果摔壞就會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在澳洲買行李箱其實不便宜,加上我才剛花錢買過那個硬殼行李箱,也不想再多花預算在購買行李箱上,所以最後我挑了個我喜歡的桃色29吋布面行李箱,也可以放寬,但是材質非常輕盈;不過因為只有兩輪只能放身後拉,移動時拿行李箱走路比較吃力,但想說輪子少些被撞壞的機率應該小很多吧!有點駝鳥心態!但是這行李箱後來我帶出國兩次也都狀況很好,而且鮮豔桃紅色的行李箱真的不多見,讓我不管在哪隨時都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行李箱!呵~

桃紅行李箱後記:

這個桃紅色行李箱經歷澳洲飛中國再回台灣,然後又從台灣來回北海道跟福建,在從台灣飛去歐洲玩完五國後,竟然最後一個國家瑞士,因為硬塞入沙發主開的跑車狹小制物箱,在硬抽出來時整個鋼圈跑出,回台灣又遇到行李滯留曼谷機場沒跟著回來,最後收到行李箱時已經烏漆抹黑,終於還是宣告退休,我就把它捐去二手店了。

來源:娜小姐愛旅行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uyangmo-snowwolf-1  招呼示意圖

東南亞篇
日本:在日本,不管任何原因,都不能把筷子插入飯碗裡離開,因為這是不祥的徵兆。因為飯碗裡直立的筷子會讓日本人想起墓碑。
印度:去印度或中東旅遊,吃飯和接拿東西,只能用右手,絕對不能用左手。因為這些國家的人一般是用左手洗澡,上廁所,左手是不潔淨的。所以用左手接拿食品是對主人最大的不禮貌。
泰國:絕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被視為『罪惡滔天』。有些不明厲害的觀光客,曾經由於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處以刑罰。另外,在泰國還有個規定,凌晨2時以後不准再買酒,否則會被警察處以罰款。
印尼:印尼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部份,相對的,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聖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
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致力於保持清潔,亂丟垃圾初犯處以罰金新幣一千元,累犯處新幣二千元,依最新修訂之懲治亂丟垃圾條例,新加坡全面禁售、禁食口香糖,口香糖為最難清除之垃圾之一。

歐美篇
1.不能隨便說 I am sorry:在美國、英國,『I am sorry』這句英語,不能隨便說出口。它跟『Excuse me』所表達的意義截然不同。『抱歉』(Excuse me)是指無關緊要,輕描淡寫的致歉語。使用『I am sorry』意義就相當深刻了。
2.翻書時不舔指頭:翻閱書籍或數鈔票的時候,很多人都有舔舔指頭的習慣。這種動作,在歐美人士看來,既庸俗而且不合乎衛生。
3.從坐著的人面前走過時要低頭彎腰:在狹窄的場所,非走過別人面前不可的時候,要低身而過。在歐洲,你必須面對那個人低頭彎身而過。在美國則恰恰相反,你必須背對著那個人低頭彎身而過。
4.用餐必須喝酒:到了葡萄牙,用餐時非得喝酒不可。要是搬出理由不喝,他們就認為你瞧不起他們。在葡萄牙,酒比水還便宜,酒精的含量也不高,因此用餐時同時喝些酒,絕不到於醉酒。
5.不能送康乃馨: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對法國人什麼都可以送,就是不能送康乃馨。如果對這個風俗不了解,保證你有苦頭吃。
6.立三角架拍照:在希臘,拍照的時候絕不能大搖大擺地立三角架來大拍特拍。這個國家有個規定:立三角架的拍攝,必須獲得官方的允許。他們認為,使用三角架拍攝的人,是職業攝影家。
7.德國: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不同於中國人。
8.俄羅斯:俄羅斯請煙時,一般要遞上煙盒讓其自取,不能只給一支,特別注意不要一根火柴點三個人的煙。 男人吸煙時,先問問你身旁婦女介意不介意。
9.愛爾蘭:在大不列顛做『V』手勢的時候掌心不要向內,因為這被認為是挑釁。據說,2個手指的致意是起源於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揚言要砍掉所有英國人射箭的手指頭,結果最後英國大勝,因此擺出手指來炫耀自己是完好無損的。

非洲旅遊
1.打招呼忌用左手:非洲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它是友好的象徵。 
2.Negro和Black是禁句:非洲人對Negro、Black二詞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認它的含意。稱呼非洲人,最好照他們的國籍來稱呼。
3.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在非洲,握手時如果握得有氣無力,被稱為是『禮貌不周』他們認為,用力的程度跟對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4.忌諱照相:非洲人普遍認為相機對準某物,某物的『精氣』就給吸收殆盡。觀光客如想拍攝,最好向對方先打個招呼,以免挨揍。
5.埃及不放鹽:在埃及旅行的時候,不要在你的碗裡加鹽,因為這被看作是對廚師的侮辱。

圖片來源:http://www.wuyangmo.com/

資料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燈精靈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BA海報-01  

MBA工商管理碩士在職進修專班開課中~~~~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單從課本找知識,讓學生自由探索

芬蘭教育特色之一,是十分重視師資,因為芬蘭人相信:教育的品質在於每個授課老師的技巧、態度與信仰,因此非常重視老師的挑選和訓練。在芬蘭,想要當上小學老師並不容易,往往只有1/10的錄取率。

這次的教改,芬蘭老師也出現不同的聲音,一些老師視為一種威脅或是錯誤的教學方式。也有一些人認為是顛覆傳統科目和獨立教學,是校園改革的大好機會。整體來說,許多學者認為,芬蘭的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整合性知識與技能,這才是現實世界所需要的。整合性與其他有類似跨領域學習經驗的學校,加強老師在學校之間的合作,提供學生更多有意義的課程。

除了主題式學習的共同教學之外,老師鼓勵學生多用分組與團隊的「共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芬蘭教育官員施蘭德(Pasi Silandar)指出,未來,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是單靠聆聽老師的演講,而是透過討論,思考而來。例如,讓學生一起解決生活上的基本需求與問題,製造一個環境讓學生創造自己的思考,這就是共同學習。

赫爾辛基高中實驗班,很多功課都是靠學生團隊共同完成,同樣以解決問題為基礎。施蘭德強調不給他們「教科書」,或指定閱讀一本書,再叫學生回答一些書本上就可以找到的笨問題。而是給學生實際的問題,或是需要解決一件事情,然後引導學生一些可用的資源,或是線索,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這就是完整的學習過程。

跨領域早已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世界也將是跨領域合作的時代。反觀亞洲國家,仍是以考試為主的教學與學習方式(Examination 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我們是否也要反思,教育應該如何跟得上時代?

來源:遠見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勵學生反思、對話 當個有意見的人

作者:李雅筑 │ 攝影:張智傑
出處:2015年8月號《遠見雜誌》 第350期

探討同一性 訓練邏輯、反思力

     長年以來,一直把哲學視為無用學科的台灣,也將哲學課帶進高中校園。

     6月午後,台北市南港高中的教室裡,桌椅排成ㄇ字型,剛上完體育課的學生們臉頰紅通通、流著汗水,但一上課便馬上進入沉靜情境。

     「如果有一艘木船,每年都維修,經過多年後,這艘船修補無數次,與20年前相比,還能算同艘船嗎?」台上老師拋出問題。

     學生七嘴八舌回應:「本質上還是同一艘,只是外表不一樣!」「從內到外什麼都變了!我不認為是一樣。」「我覺得是同一艘,船上曾發生過的事無法抹滅。」

     這堂課進行的正是哲學中著名的「同一性問題」。去年創立的南港高中國際人文實驗班,每週兩小時哲學課,以問答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對與錯」「美與醜」「我與眾」等二元對立的概念。

     為什麼高中生開始念哲學?「跟國外學生對話,令人感到膽戰心驚!」多年來在歐美等地旅行的南港高中老師林靜君觀察,國外高中生在思辨和分析能力上,都遠超過台灣學生。「法國人有句話說,寧願你是沒品味的人,但絕對不能接受你是沒意見的人。」

     教書12年的她,偶然機會接觸「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才看見改變契機。

     成立於2012年的PHEDO,是由一群留歐的大學教授和高中老師組成,希望向下扎根哲學教育。最近陸續舉辦大型高中生哲學營,場場爆滿。與南港高中合作,則是進一步將哲學推進校園。

     核心成員之一、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表示,資訊爆炸時代,若沒有思辨力,便會落入人云亦云窘境,面對公共議題,也需要以哲學思考來做價值判斷。

     PHEDO理事長、今年42歲的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深刻體會哲學的重要。小時候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面對台灣1980年代的政治動盪環境,他蹺課靜坐聲援學運,對於當時不能擁有自己意見、不能持反對想法的教育體系相當感冒。

     「一直到去英國念書,我的許多疑問才獲得解答,」葉浩回憶,以歷史課為例,老師先教導史學方法,討論課本是以誰的觀點撰寫,讓他驚訝不已。他領悟到,鼓勵反思、批判、對話,才是真正的教育。


心靈對話 碰撞出多元價值思考

     南港高中經由一年的哲學訓練,貼身觀察學生的林靜君直說,學生已有明顯改變。

     首先是討論風氣提升。無論是表決班級事務或其他活動,學生開始主動發表看法,不怕發言。

     有一次上課,一名學生講完一個想法,後頭有位學生欲言又止地說:「嗯,可是……」這時前方的學生轉過頭來,滿臉笑容地說:「沒關係,你說呀!很歡迎反對我的意見。」那時林靜君的內心浮現:「Yes!Bingo!這不就是教室應該有的風景嗎?」

     上哲學課宛如是場激烈的心靈對話饗宴,「像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打架,」學生陳運弘巧妙形容。

     他表示,在「生與死」單元,討論到安樂死、自殺等,與其他同學的對話碰撞,他才發現原來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多元的價值思考。

     在價值衝突的時代,教育更需要哲學思辨,才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哲學課深入高中校園已是新顯學。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同-01   -不論在哪''根的認同''都是被議論的對象

 

我有一個烏克蘭同事Alex,最近結婚生了孩子,他幫新生的孩子申請了俄羅斯護照。

烏克蘭共和國跟俄羅斯之間沸沸揚揚的種族問題極為複雜,我即使關注再多的相關新聞,也不敢說自己都明白了。住在克里米亞地區的居民,前一陣有一個月的時間,自行選擇倒底要烏克蘭護照還是俄羅斯護照,因為烏克蘭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一旦申請了俄國護照的,從此就要以外國人的身份進出自己的家鄉。

雖然好奇,考慮再三,除了恭喜之外,並沒有特別追問Alex,為什麼他要幫孩子申請俄羅斯護照,「他一定是有自己的考慮吧!」我想。

畢竟這一家人無論拿哪國護照,都不會改變我們之間做為同事跟朋友的關係,他並沒有因此變成另一個人,還是我認識的Alex,他們一家人還是以Alex從小生長的烏克蘭首府基輔為家。

我當然沒有資格因為一個烏克蘭人,選擇當烏克蘭國民或是俄國國民,而評斷他的人格、或是道德標準。

前提是,我願意相信人是理性的,護照這麼大的決定,當然是Alex考慮過很多因素後做成的,而我應該尊重他如此慎重的選擇,這跟我喜不喜歡一點關係都沒有。

同樣的,我對於流亡印度拿印度護照的藏人,跟拿著中國身份證在上海田子坊開店的藏人,也抱著相同的心情,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身份認同」是非常個人的選擇,既不是我喜不喜歡的問題,更輪不到我斷論。

不會說蒙古語的內蒙古人,算不算「真正的」蒙古人,不是我說了算。

選擇住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區、用希伯來語寫作的巴勒斯坦作家薩伊德 . 卡書亞,作品多麼美好。

選擇將在日本土生生長的第三代,送到朝鮮學校受教育的學生家長,一定費勁了思量,每天也一定都面臨著莫大的社會壓力吧。

即使在日本,也沒有人能否認入籍美國的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世稱「藍光之父」的電子工程學家中村修二的成就。

98%選擇俄羅斯護照的喬治亞共和國人民,不可能都是忘恩負義、數典忘祖,背叛了列祖列宗的大混蛋。

覺得學校推廣孩子滿語,是浪費學習時間的滿州人家庭,肯定有他們的道理。

看南韓連續劇、但堅持北韓用語書寫的中國東北朝鮮族人,全都是中國公民。

我認識從小在大陸台商學校看台灣的電視節目、念台灣的教科書長大,但一輩子從沒到過台灣的台商子弟,想要留在大陸唸大學,不想「回」台灣,這有什麼奇怪嗎?

我一點都不相信自己有資格說誰如何就是愛國、誰不怎麼就是不愛國,或是誰應該愛哪一國。

並不只因為不干我的事,而是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關鍵共同點:他們都想過「我是誰」,而且做出一個必須自己負責的決定。

這個決定,當然有可能改變,比如十年後,因為個人的生命歷程,時代變遷,思潮推演,因此有所改變也說不定,就像政治人物會加入政黨,也會脫離政黨,有軍人會成為文人,當然也有文人會去搞革命,就像現在的我們,因為知道了一些十年前不知道的事,思考有所改變,答案當然也可能跟著改變。

重要的,不是改變本身,也不是討論可不可以改變,而是有沒有能力誠實面對自己,在每個當下認清「我是誰」,好好做自己。

就像我的朋友Alex,他想過自己是誰,所以無論他說自己是俄羅斯人,還是烏克蘭人,都不會改變我對他的尊重。

2010年跟2000年美國各做了一次人口普查,結果有將近一千萬美國人,在種族欄上改填跟原先不同的族裔。

「這怎麼可以?」對於台灣人來說,這簡直是荒腔走板,但美國人只會聳聳肩,十年前覺得自己是白人,十年後經過各種思考,自我認同是西班牙裔,所以改填了種族欄,這有什麼不可以嗎?

在這個全球化人口大量流動的時代,假設有個血緣背景是加勒比海的印度人,被歸化義大利國籍的溫州人家庭收養,但是從小就跟著家人搬到台灣,所以他在台北長大、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個人信念、生命經驗、家庭背景等等,這個人對「我是誰?」這個問題跟其他台灣人有不同的見解,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他爽朗地拍著胸脯說清楚自己是誰,無論這個答案是什麼,我們當然都應該欣然接受,並且尊重。

實際上,任何一個住在台灣的人,清楚地說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印尼人,平埔族人,或是其他任何答案,我都願意相信、並且尊重這個人站在自我認知的立場,所認同的史觀。

當然,我不否認我的觀點是屬於極端自由派的,比如美國的黑人人權社運領袖Rachel Dolezal,最近被自己的父母爆料原來根本是白人「反串」,因此辭職下台,我就很納悶,一個從小就認同自己是黑人的白人,就像一個從小就認同自己是個女生的男孩,長大以後領導黑人平權運動,為什麼不可以呢?現在受到愛戴的荷蘭皇后Maxima,不但是外族阿根廷人,而且還是跟荷蘭國教新教對立的天主教徒,也沒有影響她繼承后位啊!如果有一天,前《四方報》總編輯張正因為長期介入在台灣的東南亞住民議題,認同自己是越南人,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可以。否則我們爭取性別平權,好不容易建立了共識,相信人無論出生時的生物性別如何,後天都有權利透過手術選擇自己的性別,卻無法用同樣的寬容尊重,理解同樣的這個人,認同一個跟自己不同的台灣,不同的亞洲,甚至不同的世界,那不是偽善嗎?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自我認同,跟我個人喜歡不喜歡,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烏克蘭因為很遙遠所以無所謂,西藏有點近所以有點不大可以,台灣跟自己太近了,所以絕對不行,這邏輯也是不通的吧。

我無法尊重的,是那些支支吾吾說不清楚自己是誰的人。

或心裡知道、嘴裡卻無法光明磊落說出來的人,非得偷偷摸摸、拐彎抹角,好像想辦法要用伎倆讓自己喜歡的人,無可救藥地喜歡上自己,然後再來半推半就演一齣戲。

我工作的緬甸,2014年在聯合國和外國政府技術指導下,進行了三十年來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最大的衝突,發生在政府用高壓威脅的手段,不允許與孟加拉接壤地區的「羅興亞人」在種族欄上,自我表述是「羅興亞人」,卻只能說自己是(從十三世紀以來)逾期居留的孟加拉人,於是所有少數民族將指責的箭頭,指向聯合國跟外國使館,因為不接受羅興亞人民做自己,為135個少數民族的多元緬甸社會,埋下未來不安的種子。

「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如思考的過程重要。就像我自從到緬甸工作以後,時常提醒自己的,「一個真正好的問題,一定有不只一個正確答案」,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思考,因此不知道自己是誰,或是隨便接受一個教科書上寫的「標準答案」,卻說不出為什麼的人,只淪落到用自己喜不喜歡的主觀角度,來討論大家都該具備的共同史觀,當然沒有聚焦的可能性。

全國統一的課綱,說重要很重要,但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很多台灣人被最近一篇文章誤導,以為美國的College Board主管美國課綱,其實美國是一個沒有全國性課綱的國家,College Board負責的課綱只限大學先修班的學分課程,每個大學有權利決定要不要承認的自由,所以美國很多開放派的教育者,對全國課綱這件事都不怎麼在意,我其中一位在波士頓大學執教鞭的美國教授好友,就是不覺得課綱有什麼要緊的其中一個,當我跟他討論台灣課綱調整的問題時,他輕描淡寫的說:

「課綱愛怎麼規定,跟老師愛怎麼教,並沒有一定的關係啊!」

「可是考試要考,也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那怎麼辦?」我提出我的問題。

「那有什麼關係!小孩子哪有那麼笨!從小就學會玩兩手,跟爸爸說一套,跟媽媽說另一套,所以老師只要跟學生說考試要這樣寫,但不一定要這樣想,就沒事了。」

或許我只能說,思想極端的人,也容易結交極端的朋友。但是在多元寬容的社會,「我是誰?」確實是個比課綱,重要的多的問題啊!

來源:遠見華人菁英論壇 文 / 褚士瑩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閎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他回到家鄉,鼓吹西方維新改革觀念,傳播現代科技知識,重視培養人才,開啟「西方東漸」之始。

     他到美國學習時已經19歲,深知需要更多更小的孩子赴美;返國後才會對中國發生更大的改變。因此他倡議大清派幼童留學。1872年,首批幼童成行,10年間已有120位赴美上學。他個人也在當時擔任駐美副公使,主持這個培育人才計畫。

     這批幼童,年僅12、13歲,到美國從小學、中學讀起,有的大學畢了業,有的因清政府停止計畫,奉召回國,中途輟學;但這批留美學習的青年後來確實大有貢獻。其中知名的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以及清朝和民國駐英公使劉玉麟。

     詹天佑在耶魯大學念土木工程,專習鐵路。回到中國先後興建唐津鐵路、新易鐵路和京張鐵路。他並釐定鐵路工程標準,大量培訓鐵路人才,奠定中國建造鐵路的基礎。

     唐紹儀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後從事洋務外交,和各國談判、交涉,深獲袁世凱賞識。袁世凱當中華民國大總統時,任命唐紹儀為第一任國務總理。

     最後一批赴美幼童的劉玉麟,到美國時13歲,被召回國時19歲,仍繼續習醫,並在清廷擔任洋務。他先後派駐到新加坡、比利時、澳洲,並在民國後任駐英全權公使。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大家都說容閎是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但是佛教界人士會指出:玄奘才是第一位西行取經習法的「留學生」。

     西元629年(唐朝貞觀四年),玄奘毅然從長安出發到天竺(印度)。在各國請益高僧,至寺廟講經辯難。貞觀19年回到大唐時,帶回657部佛經。他翻譯的佛典與闡釋的經文深深影響中國諸家宗派。後來他還在長安設立譯經院,東亞不少國家都來學習。

     留學之路向來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現代化之路。1960、1970年代的台灣,經濟起飛,留學熱隨之風起雲湧。「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是當時大學間流傳的留學夢諧語。

     留學美國極重要的一關是考托福(TOEFL),這是美國大學對非英語國家申請入學的要件;由密西根大學負責的ETS在全球主辦會考。

     當時能洞察大學生留學夢的叢樹朗,創辦了「美加」,提供考托福的服務。50年後的今天,那位從山東逃難的流亡學生,把代表著台灣留學史的「美加」故事,集結成書《全世界都是我的夢工場》。看著一批「美加」班友如今是卓然有成的官員、企業家、教授,他說:畢竟留學教育是翻轉人生、實現夢想的不二法則。

來源: 遠見

圖片來源:時尚先生網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33721887959

  教育的革命時期來臨了。Coursera、Udasity、Edex,都是開放性線上學習,而且不用付學費。這些讓以前那種老師教、學生學、然後有考試標準答案的做法,都落伍了。

     從小學到大學,老師和家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掘每一個孩子的長處;發掘後,就輔導他往那個方向走,孩子將來才能找到真正的自信。

     家長不能再用後照鏡看孩子和台灣的未來,必須要用探照燈,用高度看遠方的路。家長絕對不能再複製自己的經驗,經驗已經是過去式了,家長必須要認識孩子的特質,然後協助他發展。

     要注意的是,人的嗜好跟事業經常會混淆,所以要不斷測試。孩子喜歡的東西,未必就是特長。很多人喜歡糕餅,就去烘糕餅,但是每天烘1000個糕餅,就不會喜歡了。


有時間探索自我 才能發現天賦

     我自己最大的感觸就是,以色列真正讀大學的比例是不多的,最大特色是18歲時男生女生一律當兵,當完兵以後已經成熟了,也不急著念大學,先花一年環遊世界,等到21歲,他探索自己的能力和天賦都到達一個成熟階段,22歲才進大學。所以26歲時他會隨便去念碩士、博士嗎?不會的,除非他認為自己在這方面會有真正長足發展,有的人22歲就決定就業。

     但很遺憾的是,台灣的年輕人暑假就是補習、準備考試,太多有天賦的孩子就這樣被扼殺掉了。

     根據肯.羅賓森(Ken Robinson)新書《讓天賦發光》(Creative Schools),現在學校教的東西,80%是要放掉的,這是趨勢。所以,應該要把腳步放慢,重新整合教育資源。

     然而,只要有教師會和家長會,老師壓力就很大。改變,必須兩種力量同時進行,一是中央,一是地方。美國作法很聰明。比如,哈林區有個學校收不到學生,政府就讓民間社團認養,政府就按照招到的學生數來補助,這就是公立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其中最有名的系統KIPPS(Knowledge Is Power rogram),已經有183間國中小與高中了。

     這個學校用教學熱忱帶動孩子,家長就會把孩子送進來,原本荒廢的地區,因為學校又走回正向。這個改變就是從底層開始、滲透式的改變,雖沒有撼動主流社會的結構,但家長和老師有了新選擇。

     同樣在台灣,如果發現某種教學方式很進步,政府是否也能徵用幾十位願意改革的老師,讓他們融合主流社會的想法與教學法,成為種子老師,進而去影響體制內教學?

來源:遠見

圖片來源:PChome個人新聞台全方位人才培訓營~評價心得分享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导自己  

四年前,耶魯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蔡美兒(Amy Chua)出版《虎媽的戰歌》一書,頓時間「虎媽」一詞席捲全世界,即便引發爭議,但強悍且嚴格的家庭教養,的確成為許多人信奉的指標。

蔡美兒曾說,她的教育手法反映出「中國式的思考」,不過今年六月,中國竟然開始出現「貓爸」的說法,也就是以協助和引導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強調溫和式的家庭教養才是王道,引發一場「貓爸」和「虎媽」的教育爭論。

這源自於最近一部由趙薇主演的中國電視劇《貓爸虎媽》,探討究竟該嚴厲還是溫和教養,才能讓孩子取得最好的高考成績?戲劇一推出即大獲好評,英國廣播電視台BBC更說:「長期以來,中國總算出了這樣一部戲劇,能精準地把握這兩種似乎相互衝突的教育哲學。」

片中,小孩因為作業太多,壓力太大而得了抑鬱症。點出嚴厲管教的背後,若是缺乏細膩操作,將有可能產生不良後果,這也讓華人社會開始討論「貓爸」角色的可能性。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有名年輕的爸爸叫楊輝宇,今年小孩就要上小學,他向記者表示,學前的填鴨教育完全是浪費錢,同時間他拿起一張數學測驗題說,孩子被規定在有限時間回答這些問題,但他相當不認同。「這只是時間問題,孩子終究會學會的。」

楊輝宇還說,如果之後孩子的作業量,每晚必須寫超過一小時半以上,「我會把這樣沒完成的作業還給老師。」不過他也計畫給孩子實施寓教於樂的教育,像是在洗澡時講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我絕對不會把他送去補習,除非他自己想去。」

這並非個案,《金融時報》認為,近來中國政府似乎是更站在貓爸這一邊,像是在今年上海的教育條例改革後,競爭激烈的民辦幼稚園和小學的報考人數減半,此改革的目標就是「減緩家長對擇校的焦慮心態」。

《中國日報》也援引美國幼兒教育領導品牌Kids R Kids的駐華總經理說:「80後的父母與上輩人不同了,他們意識到,孩子去幼稚園是要快樂,而不再僅關注學業能力。」

教養方式有千百種,每個人自有一套論證。被譽為是「世界教育部長」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在《讓天賦發光》一書中即點出,世界上並不存在公認的「撫養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好或不好,全視於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個人經驗。

也就是說,許多人提出的家長觀點,常常由自身的經驗出發。但他表示,把同樣標準套用在全部人身上,將生命視為線性過程,是標準化教育最大的風險之一,事實上,到終點的路不只一條,大多數人的生命也並非靠著一套標準流程進行。

因此他建議家長,不要以為自己接受過的教育,就一定適合孩子,因而限制孩子的未來,世界變化快速,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用不同方式來發展能力,找出他們的特殊才華和興趣。

「他們會創造且完成自己的生命,家長終究會發現,自己沒辦法替他們過日子。」肯·羅賓森點出,教養方法沒人說得準,唯有回歸教育的原點和初衷,理解孩子的樣貌和需求,就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圖片來源:http://isophy.info/
資料來源:遠見

中美大學教育聯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